差示掃描量熱儀 DSC 204 F1 Phoenix®作為一種研究材料在可控程式溫度下的熱效應的經典熱分析儀✘☁••,在當今各類材料與化學領域的研究開發▩▩↟、工藝最佳化▩▩↟、質檢質控與失效分析等各種場合早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↟▩↟。
檢視詳細介紹熱重分析儀TG 209 F1 Iris測量的是升溫▩▩↟、恆溫或降溫過程中✘☁••,樣品的質量隨溫度與時間的變化過程↟▩↟。它是一種進行材料研究▩▩↟、組分分析▩▩↟、工藝最佳化▩▩↟、質量控制與失效分析的理想工具↟▩↟。
檢視詳細介紹耐馳公司推出的熱重分析儀TG 209 F3 Tarsus®✘☁••,與 DSC 200 F3 Maia® 一起構成了高性價比的 F3 儀器系列, 不僅適用於聚合物領域的質量檢測✘☁••,也適用於有機化學▩▩↟、藥物▩▩↟、化妝品與食品領域的常規應用↟▩↟。
檢視詳細介紹創新點:熱重分析儀TG 209 F1 Libra此儀器為耐馳旗艦版熱重儀TG 209 F1 Iris的升級版本✘☁••,包含了Iris的所有功能✘☁••,更有突破▩↟◕↟: (1)更寬廣的溫度範圍; (2)耐腐蝕陶瓷爐體✘☁••,內嵌發熱體✘☁••,可耐受各種腐蝕性氣氛或腐蝕性樣品; (3)*的TG-Beflat功能✘☁••,可智慧化地自動校正熱重基線; (4)*的多通道聯用介面✘☁••,可同時連線MS▩▩↟、FTIR▩▩↟、GC-MS↟▩↟。
檢視詳細介紹高溫型差示掃描量熱儀DSC 404 F1 Pegasus是 NETZSCH F1 系列產品的新成員之一✘☁••,作為一臺效能優異▩▩↟、配置靈活多樣的高溫 DSC✘☁••,廣泛應用於高效能陶瓷▩▩↟、金屬等材料在高溫下的熱動力學特性測定✘☁••,特別適用於在高溫下精確測定比熱↟▩↟。
檢視詳細介紹優異的效能 STA 2500 Regulus 效能高效可靠✘☁••,溫度範圍寬廣↟▩↟。 頂部裝樣✘☁••,*的自補償式差動天平設計 儀器為頂部裝樣系統✘☁••,氣體流向自然✘☁••,可自動保護天平免受冷凝沉積與汙染↟▩↟。這套量身定做的微天平系統消除了浮力效應與對流因素的影響✘☁••,使得操作更加簡單↟▩↟。
檢視詳細介紹STA 449 F3 Jupiter® 是耐馳公司全新推出的一臺同步 TG-DSC 熱分析儀↟▩↟。作為高性價比的 NETZSCH F3 系列產品的新成員之一✘☁••, 具有堅固▩▩↟、靈活▩▩↟、易於操作等特點✘☁••,非常適合同時測試熱效應(轉變溫度▩▩↟、熱焓)與質量的變化↟▩↟。透過選擇合適的爐體✘☁••,安裝高效能感測器▩▩↟、配以最恰當的附件✘☁••,採取頂部裝樣的同步熱分析儀幾乎可以滿足所有的應用↟▩↟。它綜合了高效能的熱流型 DSC 與高靈敏度級天平✘☁••,可
檢視詳細介紹配置完整 STA 449 F5 Jupiter® 為真空密閉結構✘☁••,根據您的需求進行了特別的設計↟▩↟。儀器配置完整✘☁••,軟硬體功能設計齊全✘☁••,適合於陶瓷✘☁••,金屬✘☁••,無機物✘☁••,建築等各類應用領域↟▩↟。 優異的同步熱分析效能 天平系統可以提供足夠大的稱樣量和測量範圍(最大 35g)✘☁••,同時具有高解析度(0.1 μg)和低漂移量(在 μg 幅度內)✘☁••,結合高靈敏度的 DSC 效能✘☁••,可以在寬廣的溫度範圍內進行各類樣品測試↟▩↟。
檢視詳細介紹DMA 242E Artemis 配備易於使用的 Proteus® 測量與分析軟體✘☁••,能夠快速而方便地表徵材料的動態熱機械效能與頻率▩▩↟、溫度▩▩↟、時間的關係↟▩↟。 DMA 242E Artemis 為模組化的設計✘☁••,可以選配多種冷卻系統✘☁••,以及多種多樣的樣品支架✘☁••,甚至包括更多的特殊配置✘☁••,這使得它可以適應非常廣闊的應用範圍✘☁••,成為各類實驗室的理想選擇↟▩↟。
檢視詳細介紹TMA402F1/F3 Hyperion® 為耐馳公司研發的一款熱機械分析儀✘☁••,可以有效地分析樣品在一定負載下的熱機械/熱膨脹特性↟▩↟。最大樣品長度30mm✘☁••,最大作用力 3N↟▩↟。內建的高精度力感測器保證了 mN 範圍的精確可控的作用力↟▩↟。
檢視詳細介紹TMA 4000 SE 為耐馳公司的另一款熱機械分析儀✘☁••,可以有效地分析樣品在一定負載下的熱機械/熱膨脹特性↟▩↟。 儀器支援如下測量模式▩↟◕↟: 膨脹 / 壓縮 拉伸 穿刺 彎曲 動態振盪 固化 儀器支援如下負載模式▩↟◕↟: 固定負載 週期性負載▩↟◕↟: - 正弦波 0.01-0.5 Hz - 三角波 0.01-0.2 Hz - 矩形波 0.01-0.1 Hz 恆定速率負載▩↟◕↟:0-0.49 N/min 組合模式 儀器支
檢視詳細介紹DSC 404 F3 Pegasus® 是 NETZSCH F3 系列產品的新成員之一↟▩↟。儀器根據熱流型 DSC 的原理進行設計✘☁••,遵循 ISO 11357▩▩↟、ASTM E967▩▩↟、ASTM E 968▩▩↟、ASTM E 793▩▩↟、ASTM D 3895▩▩↟、ASTM D 3417▩▩↟、ASTM D 3418▩▩↟、DIN 51004▩▩↟、DIN 51007▩▩↟、DIN 53765 等相關國際標準↟▩↟。
檢視詳細介紹